U盘,我们印象中的存储工具。
“除了存储,我们为您提供更多服务”这是爱国者上的一句广告词。
如今无论是大学校园里的老师还是大学生,又或是坐在办公室的白领、金领们,U盘几乎是人手一个。它最大的优点是,小巧便于携带、存储容量大、性能可靠,对消费者而言属于一锤子买卖,买了多大容量就用多大容量。但是使用的时候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偶尔的大意就会造成设备损害,对于新手来说损害U盘是非常常见的事情,那么使用U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U盘以它低廉的价格,大容量的存储空间,相对较快的存取速度,现在已经顶替软驱成为我们组装电脑的首选部件之一。虽然它号称有十万次以上的擦写次数,但如果你在日常使用中不加以注意,也很容易出现“早夭”的现象。笔者通过日常使用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以下容易导致U盘“减寿”的可能因素,与朋友们共同探讨。
整理碎片,弊大于利
对于很多爱护机器、善于保养的朋友来说,肯定已经养成了经常整理硬盘碎片的好习惯了。在频繁地进行硬盘操作,删除和保存大量文件之后,或系统用了很长时间之后,应该及时对硬盘进行碎片整理。由此及彼,不少朋友在使用U盘之后,肯定也想用磁盘碎片整理工具来整理U盘中的碎片。想法是好的,但你知道吗,这样做反而适得其反。因为U盘保存数据信息的方式与硬盘原理是不一样的,它产生的文件碎片,不适宜经常整理,如果“强行”整理的话,反而会影响它的使用寿命。如果你觉得自己的U盘中文件增减过于频繁,或是使用时日已久,可以考虑将有用文件先临时拷贝到硬盘中,将U盘进行完全格式化,以达到清理碎片的目的。当然,你也不能频繁地通过格式化的方法来清理U盘,这样也会影响U盘的使用寿命。
存删文件,一次进行
当你在对U盘进行操作时,不管是存入文件或是删除文件,U盘都会对闪存中的数据刷新一次。也就是说,在U盘中每增加一个文件或减少一个文件,都会导致U 盘自动重新刷新一次。在拷入多个文件时,文件拷入的顺序是一个一个的进行,此时U盘将会不断地被刷新,这样直接导致U盘物理介质的损耗。所以利用U盘保存文件时,最好用WinRAR等压缩工具将多个文件进行压缩,打包成一个文件之后再保存到U盘中;同样道理,当你要删除U盘中的信息时(除非是格式化),最好也能够一次性地进行,以使U盘刷新次数最少,而不是重复地进行刷新。只有减少U盘的损耗,才能有效地提高U盘的实际使用寿命。
U盘不用,记得“下岗”
很多拥有U盘的朋友,经常将U盘插入USB接口后,为了随时拷贝的方便而不将它拔下。你可知道,这样做法对你的个人数据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其一,如果你使用的是Windows 2000或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并且打开了休眠记忆功能,那么在系统进入休眠待机状态下返回到正常状态下,很容易对U盘中的数据造成修改,一旦发生,重要数据的丢失将使你欲哭无泪。其二,对于经常上网的朋友,现在网上的资源太“丰富”了,除了有用的资源,还有很多木马病毒到处“骚扰”,说不定哪天就“溜”进你的U盘中,对其中的数据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所以,为了确保U盘数据不遭受损失,最好在拷贝数据后将它拔下来;或者是关闭它的写开关。
热插拔≠随意插拔
众所周知,U盘是一种支持热插拔的设备。但要注意以下方面:U盘正在读取或保存数据的时候(此时U盘的指示灯在不停闪烁),一定不要拔出U盘,要是此时拔出的话,很容易损坏U盘或是其中的数据;再则,平时不要频繁进行插拔,否则容易造成USB接口松动;三则,在插入U盘过程中一定不要用蛮力,插不进去的时候,不要硬插,可调整一下角度和方位。
在这个时代,我们越来越少不了这些便携的产品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以及生活的乐趣,甚至是一种时尚潮流。